2021香港历史开奖结果 > 教育教研 > 学科教学 > 综合实践 > 姝f枃

【人才系列专访】方向明确 持之以恒 - 中山大学新闻网

鏉ユ簮锛毼粗   銆浣滆咃細admin娴忚娆℃暟锛 娆°銆鍙戝竷鏃堕棿锛2018-12-10 10:51

  【人才系列专访】方向明确持之以恒 - 中山大学新闻网【人才系列专访】方向明确持之以恒 ——专访青年长江学者储诚进教授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党委宣传部

   编辑:徐津阳

   发布日期:2017-10-03

   阅读次数: 编者按: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引进和培育了一批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为了迎接新学年的到来,党委宣传部与人力资源管理处共同策划,邀请我校的部分千人计划专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和青年长江学者分享他们的科研经历和教学经验。我们将陆续推送系列专访。储诚进,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生物间相互作用为核心,系统开展了有关种群结构和动态、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等方面的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译著两部;目前担任Biology Letters等期刊编委。2012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中国生态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记者:您系统地开展了有关种群结构和动态、物种共存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和全球变化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学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您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老师们?储诚进:方向明确,持之以恒。研究方向的确定是我们科研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刚刚进入到某一个学科领域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每个方向都非常有趣,都希望去尝试。这个时候最为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切入点。如果说有什么经验的话,我想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学科的精髓。以自己的专业生态学为例,生态学是关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因此,生态学的基础和核心即为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抛弃了这一点,研究种群和群落就如同研究河滩上的一堆石头。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是我所有研究工作的核心,从种群动态、物种共存、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到气候变化对群落的影响等。一旦研究方向确定了之后,一是要避免大而全,二是要持之以恒。前者能够让我们集中精力攻关,后者能够让我们较为深入地做一些东西。简言之,在科研上以点带面,进而辐射全局。记者:您给本科生讲授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和生命科学史两门课程。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您运用了哪些方法? 作为青年教师,您觉得在教学中应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储诚进:首先充分认识到教师授课不是给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学科情怀。对于生态学这门学科而言,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让学生在思想上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至关重要。在我所讲授的三门课程当中,各有侧重。群落生态学,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数学模型是生态学尤其是群落生态学的基础和灵魂。然而,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模型都心存畏惧。基于此,在讲授时候选择从模型最基础的部分开始,逐步揭开罩在生态学模型上面的神秘面纱,不仅改变了学生见模型就躲的习惯,还使学生对更复杂的模型产生了浓厚兴趣。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注重环保意识的激发。侧重于生态学知识的综合和应用,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威胁因素以及如何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在具体环境案例讨论中,从思想上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们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生命科学史,注重学科情怀的培养。不仅系统介绍了生态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而且从古典文献、诗歌辞赋中系统梳理了生态学思想在我国的萌芽、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从具朦胧生态学思想的《易经》到现代生态学的建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教学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教书育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上好课,弄清楚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记者:作为中山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团队的核心PI,在三大建设(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方面,您有什么心得体会?储诚进:基于我校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和优势,学校审时度势于2016年启动了生态与进化生物学大平台建设。该平台研究领域以生物多样性起源、维持、利用和生态恢复为核心,与国家十三五规划密切契合,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经过将近两年的建设,该平台在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重大成果产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生态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学校的支持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团队已完成黑石顶50公顷森林样地近30万棵树木的复查工作,还完成了长期幼苗动态、动物、碳通量和森林演替等多项基础性监测工作的布点和设置,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保护和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等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记者:学校提出三个面向(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思路,您的研究与国际前沿研究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差距?您对今后研究工作的设想是怎样的?储诚进:学校三个面向发展思路是学科发展顶天与立地的具体体现和要求。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保护正是该基础的核心。Science杂志曾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前25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问题),其中第13个就是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我个人的研究工作即以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为重点,探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驱使物种迁移、分布和灭亡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以及如何维持和提升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功能。今后的研究将以亚热带森林群落和全球森林研究网络(CTFS)为研究对象,基于已建成的黑石顶50公顷森林大样地,结合野外观察和控制实验、大数据分析、理论模型模拟等手段,期望在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领域解决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并取得较为系统性的理论成果。记者:对于职业生涯初期的青年教师,在学术和事业发展方面您有哪些建议?储诚进:我自己本身还处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处在不断学习和进步当中。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建议的话,基于我自身的经历我想有三个静可与同辈们分享:静心教书育人、静心科学研究和静待花开。这些其实大家都是有体会的。有些东西越是刻意去争取,越是无功而返。可能目前的外界条件不利于坐冷板凳去开展教学和科研,但是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安静的内心。唯有如此,方能不乱。记者:国家正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请您谈谈您对中大的生态学学科建设和学校未来发展的建议?储诚进:中山大学生态学科肇始于1924 年建校之初的生物学系。早期,以蒲蜇龙院士和张宏达教授等为代表的前辈学者,奠定了中山大学动物生态学(生物防治)和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研究的基础。中山大学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科基础扎实,学科齐备,为生态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20 年来,生态学进一步与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和数学等学科融合,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交叉学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退化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提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视为中山大学生态学一流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生态学科作为一门与自然界打交道的学科,对自然的长期观测和开展长期的野外实验是学科的基础。在学校的持续支持下,期望能将教育部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实验站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集教学、科研和公众教育于一体的野外基地,为建设世界一流生态学科保驾护航,为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山大学加瓦添砖。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广东正在积极研究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302号